鄭躍文:在“雙循環”中夯實制造業產業鏈
在國內國際新形勢下,黨中央在剛剛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新的戰略舉措,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在這種新格局下,我想就民營企業應該怎么做談點自己的認識。
當下,我國是世界上經濟指標最早由負轉正的國家,成為全球經濟中的一大亮點。為什么我們能成為亮點,我認為根源在我國完善的產業鏈,特別是制造業的產業鏈,這是我們的核心能力。在世界上正在忙著應對疫情的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個雙循環首先是國內循環,我們應該在一產業、二產業、三產業通過我們的數字經濟的循環、到信息循環,到物流循環,到生產能力的循環,應該再結合國際循環,就能找準今后我們民營企業發展的目標。
在下一步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找到我們未來競爭的能力和條件,F在的市場競爭首先是科技競爭,科技競爭依然是我們未來競爭的一個核心,我們知道,國際上我們面臨著新的壓力。因為我同時擔任全國工商聯所屬商會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的會長職務,所以對民營企業發展做了許多調研。我們民營企業在高速發展過程中都在尋找到了轉型升級高科技發展的路,2012年我們對外投資突破1000億美元,最重要的投資就在兼并好企業、尋找好市場,70%以上就是在尋找互補性合作,2016年是井噴式的對外投資,在科技上、品牌上、市場上尋找我們的發展路徑。
近幾年,國家在金融層面上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以醫藥產業為例,最近我在做一個醫藥產業的調研,過去醫藥產業時間周期比較長,產業發展較慢。但最近一段時間,醫藥產業出現許多萬億規模的企業,資本市場的支持起到重要作用。
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基礎,產業鏈非常完整,這些成果得之不易,下一步我們要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夯實未來發展的基礎。(鄭躍文: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我會會長、科瑞集團董事局主席)